作者:于玲娜

第一种迷信:人生而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痛苦是一种不好的、负面的、消极的东西,需要竭力避免。   

痛苦其实是心灵成长的催化剂。(不要看到这句话就举出很多苦大仇深的例子来质问我是不是促进了心灵成长,稍有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没有什么化学反应是通过大剂量催化剂单独完成的。)心灵常常难以容纳这种催化能量,于是调动各种防御方式来防御痛苦的感受。心理治疗的过程,有时就是帮来访者慢慢打开防御,让适当剂量的痛苦进入心灵,促进领悟、转变和成熟。   

痛苦之于心灵,有点像动物粪尿之于植物,没有经过发酵(心灵的涵容和加工)的痛苦,可能会摧毁一棵幼苗,发酵之后,则会促进它的生长。而一株植物越是茂盛蓬勃,越不必担心直接浇灌粪尿会沤死它。   

当然,心灵并非越成熟越有必要承载更大的痛苦。现实中常常发生的是,心灵越成熟,所需要处理的痛苦会越精微、越细腻。   

从外在来看,人和人的苦难,不论种类还是程度,都大相径庭,但就心灵的主观感受而言,痛苦的程度差异并没有那么大。一般来说,心灵会自动做一个调节:现实磨难大时,它会启动防御机制,让痛苦不要大量涌入,摧毁涵容功能;生活比较平稳时,它又会放松防御机制,把之前存积起来、没有消化发酵的痛苦拿出来“反刍”,以促进心灵的成长。   

如果你突然忆起早年的创伤经历,并不是件坏事,这很可能说明你的心灵涵容能力在增强,有能力消化这些痛苦了。   

而回避痛苦,只是在继续启动防御机制,心灵不仅没有从痛苦中汲取养分,反而浪费了更多能量在防御机制上。   

避免痛苦的第一个方式,就是直面痛苦,涵容它、消化它、反思它,把它转化为自身的营养。

关于痛苦的第二种迷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论是在这句话的一般意义上,还是在上文所说的意义上。   

痛苦是心灵成长的催化剂,但并非唯一一种。人有时会对痛苦有种执念,认为痛苦是深刻的、真实的、神圣的(很可能是最深刻、最真实、最神圣的),相比之下,快乐和幸福是肤浅的、虚假的、低等的。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可能会赞同本文的第一部分(只赞同),而对快乐投以鄙视和摒弃。这种人仍然会成长,但他/她相信只有痛苦能让人成长,所以过程 “如他/她所愿”,是痛苦的。   

也有人认为,痛苦意味着付出,付出意味着将来的收获,收获意味着安全和富足;而快乐意味着得意忘形、松懈轻敌、麻痹大意,意味着将来的危险和失败。怀有这样的想法,会下意识地靠近痛苦,远离快乐。也许他/她能持续得到安全和富足,避免危险和失败,但快乐永远和他/她无缘,痛苦永远与他/她相伴。   

还有的人,受不健康的人际关系影响,会把痛苦当作一种道德存款,平时拼命找苦吃,就是为了关键时候能理直气壮地说:“我吃了那么多苦,难道还没有资格……”或当作一种道德放贷:“我为你吃了那么多苦,难道你不应该……”人情的价值主观易变,存款未必能提出来,放贷未必能收回来,但苦是实打实吃下去了。

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人,基本都过得苦,成不成功已经不重要,成功了仍然苦。当一个人内心信仰痛苦、就想过得苦时,他/她有无数种方式可以得逞,再多的金钱、再高的地位都阻止不了他/她。   

对心灵成长而言,快乐的作用和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痛苦。只是我们这个苦大仇深的民族更信任痛苦而不信任快乐,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民间故事中,极少褒奖和肯定快乐的价值,却有“乐极生悲”的说法。在家庭教育中,宁愿逼着小孩苦哈哈地读书做题,也不愿让他们出去玩。看着他们苦,家长自己的生存焦虑仿佛得到了缓解。

避免痛苦的第二个方式,就是相信快乐也可以通向成长和成功,痛苦并不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东西。 世界并不是一个虐待狂式的家长,打你一顿才给你糖吃(最多是你把一个虐待狂家长的形象投射给了这个世界,而不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学会借助快乐抵达目标,可以帮人免去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需要区分的是快乐和快感。快乐是孩子和动物那样纯净简单的乐趣,拼好一块拼图、做出一道好菜、见到好朋友、发现阳光照在身上很暖和……这些都可以是快乐。而从欺凌弱者、虐待动物、鄙视他人……中,只能获得“快感”,这是深受创伤的心灵把痛苦外化到他者身上时,获得的暂时喘息。这种人要想快乐,还得先消化堆积的大量痛苦。

对待痛苦,最好既不被动抗拒,也不主动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