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瑜亮 记录:罗伊寒 整理:于玲娜(本文是李老师在映心堂心理咨询工作室内部督导会议上的一次发言,经李老师同意,由罗伊寒记录成文字稿分享给大家。感谢罗伊寒的辛勤工作!)

魏老师上次讲,心理咨询现在有两百多个流派。这么多大大小小的流派是现在心理学的一个现状,这个现状其实是很奇怪的,我们不会在数学上有这么多不同的流派,不会在物理上有这么多不同的流派,那在心理学上是不是需要这么多不同的流派呢?   

这么多流派的存在,给所有心理从业者都带来一种不安,不管是大的流派还是小的流派,从业者都有种不安。什么叫不安呢?就是既然有这么多方法同时在起作用,那么我的方法到底起的是哪个部分的作用呢?别人的方法起的作用,我是不是漏过了呢?   

我们从业者用什么东西来抚慰这种不安呢?其实是用一种优越感来抚慰,所以我们现在进入任何一个流派,我们都会发现这个流派的人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是什么呢?就是:我这个流派是最本质的,我这个流派是最全面的,总之就是我这个流派是比较(好的),而别的流派是比较肤浅的。   

进入大大小小的流派中,差不多每一个流派都会有这么一种心理氛围。这个是必须的,因为很不安,不知道自己在心理这个行业到底在做什么。所以说,大家现在对心理流派这个地图,可能没有一个太完整清晰的认识,有些迷失。   

总的来说,现在大的流派是3个,一个认知行为,一个心理动力,一个人本。这三个流派大约就像光线里面的三原色——红绿蓝一样,别的所有大大小小的流派都是用这三个不同颜色的配比形成的。   

那么这三个流派是怎么形成的呢?并不是用圈地圈出来的,比如什么三个人,三大势力,不是这样的,它是用共鸣呼应出来的。就是整个人类在不同的领域里有不同的共鸣,共鸣最多的这三个形成了三个门派。   

上次魏老师的书里面说,也是我们大家后来一致认同的,就是不管什么流派,它都有些基本起作用的点,一个是关系,一个是希望或者说是动力,这两个差不多就要占掉一半,然后再是一些具体的技术。但所谓“关系”的作用,或者说来访者动力的作用,它们起作用都基于什么呢,它们都需要有一个立足点。这个立足点就是,你们现在的关系需要有种共鸣,这种共鸣其实是跟你的流派相关。   

比如说,你是偏认知的,那么你们在认知上谈得来,这个关系才建立得起来。不管是关系起作用,还是希望/动力起作用,最终一个来访者选择一个门派,还是因为这个门派跟ta有呼应。如果在一个门派里面,ta得到呼应,ta的关系可以建立,ta的希望可以唤起,那么ta就会进行下去,如果没有呼应,ta就进行不下去。所以事实上,是来访者自动在选择门派。   

咨询师其实也是根据自己的特征在进入门派,就像我们平时和朋友交谈,我们也会有一种自然的不同的谱系,有些人就很喜欢出主意,这就有点类似于认知行为,有些人就很喜欢跟人谈心,这就有点像是心理动力,有些人呢就很喜欢陪伴,就是我在你身边,这就像人本主义。

所以咨询师个人的风格也是这样的,如果咨询师本身是对认知啊、对一些事理啊,偏向于很通透的理解,那么ta就很喜欢跟人做一些认知上面的交互,如果ta成为咨询师,ta也会是这个风格,不管ta进入的是哪个流派,ta都会更多的带有一种在认知行为上跟人探讨的风格。而谈心的人呢,会更多地带有一种心理动力的风格,陪伴型的人呢,就会更多的带有一种人本的风格。   每个咨询师跟流派有一种自动吻合,不管是来访者还是咨询师都是跟门派自动吻合的,而这种吻合的整体性在哪里呢?认知行为、心理动力、人本主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举一个类型化的例子,这不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但这个类型也算是比较典型的。   

举例说,有一个妻子,她的风格是对丈夫和孩子,脾气比较大,耳提面命。假设他们都30多岁,孩子七八岁,在上小学,大约是这么一个状况。在他们的婚姻初期,就已经习惯于一种状况,就是妻子经常训斥丈夫和孩子,看到什么事不顺眼就训:你该这么做,你该那么做。但是过了几年,这个丈夫可能慢慢在某些方面有了成就,有些自我价值感了,比如说经济上比较有起色,这时他慢慢的不愿意忍受这个关系,不愿意忍受妻子总是训斥他,不愿意忍受自己总是处在弱者的地位,这个时候家庭就会出现一种崩溃的状况。   

丈夫开始闹独立,假如这个妻子现在请求帮助进入咨询的话,我们咨询师首先会对她做什么反应呢,一般会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原来你对待丈夫是一定要让他听你的,现在行不通了,那现在应该相互理解,有不同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姿态,也许他不愿意听你的,或者他现在也想跟你有一种平等的关系”等等。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上的、行为上的劝导,这些劝导来自于一个咨询师对生活有一些更广泛的看法,ta能一眼看到某些认知或行为上的东西是不平衡的,使生活失衡了,然后ta会有一些劝解,会有一些合理的、平衡的综合。   

在一定程度之内,在一定阶段之内,这个是可以起效的。如果说,这个妻子做得到,她如果能把以前过于命令、过于强制的东西,慢慢收一点,那么在这个程度上,认知行为的咨询就可以取得一定进展,使她的家庭关系获得一定的平衡。   

但是在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有一个内在的矛盾。这个妻子原来对待丈夫和孩子的态度,并不只是观念上的,这里面还有一种情绪宣泄的效果。在这个家庭里面,这个妻子的怒气和脾气是可以通过劈头盖脸的教训来平衡的。如果说,我们通过认知行为使这个妻子遵守一种相互尊重的态度的话,那么她原来的那些情绪到哪里去了呢?她原来的这些情绪怎么去平衡呢?我们先不说原来的情绪合不合理,而是指平衡这个能量,现在这种平衡就缺失了。   

这个时候,就会发现这个妻子到一定的度,是会做不到的。即使她认为应该是相互尊重各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她也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有种情绪裹挟着她,到这个时候,在认知行为之下,有个东西必须要碰的,是一种动力,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动力,这个动力在催使她,而她必须要去做一些宣泄性的事情。   

这个动力可能是什么呢?有可能她从小是受一种管制型的教育,比如说她母亲就是个很火爆的人,所以她从小学会这种被管制的方式之外,还接收了很多这种火爆的脾气。而这种火爆的脾气呢,现在是有一种宣泄的自然途径,即,她除了执行那种服从性的人生规则以外,还有一种借着“要别人执行自己的规则”来宣泄以前得到的粗暴对待。

这时候就进入了心理动力的范畴。心理动力的范畴是一种自然的延伸,因为我们本能的第一步是在认知和行为层面去做一些更合适的、更平衡的做法。当认知行为上一些基本的做法做不到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后面有一个心理动力在推动,然后就不得不进入心理动力的层面去帮助她了解。   

当然,进入这个了解的层面可能有困难。但是假如说她进入了,那么她开始了解到:哦,我从小就是被一个脾气比较大的母亲压制和教导,然后我内在有一种怒火,而这种怒火使我经常会失控。现在假如她能够进入这个领域,她就会发现自己内在有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她自己能够体会到,能够做一些回溯和宣泄,那么这种情绪就可以得到平衡。这是在心理动力的层面。   

然后,她会继续理解到:小时候的我是服从管制的,所以我形成了一种“一定要听话,要按某种规则做事”的内在信条,这种信条也是在心理动力的层面会反思到。这种信条被反思到以后,就会有种松动,而她的情绪也有所宣泄,所以这个时候她对于家庭、对于外界的那种张力就会减弱。   

那这个时候她会进入一种什么状态呢?她会进入一种很茫然的状态,就是如果她现在不那么做,那要怎么做呢?她原来的安全感是来自于“照着某种规则”,这有一种可控感,“听话”让她有种安全感,因为她听话就可以得到父母的承认,然后就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是她安全感的来源。如果她不是那么做,她就会碰到下一层:就是如果她不听话,她就会很不安,如果她不按照规则走,她就不知道去哪里获得认可,她也不知道脱离了规则以后,该怎么做。得不到基本的安全感和认可的不安,是一种惶恐,这种惶恐是因为离开了原来的心里的着陆点,然后还有离开原来的做事规则的茫然,这个状态就会成为她的第三层底色。   

而这个底色能怎么做?这个底色什么都做不了,她只能回归这个底色。而这个底色也不是一个错误,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状态,她只能接受这种状态,然后在里面慢慢地成长、慢慢地摸索,而这一层就是所谓的人本主义。就是说,人本来就是这样的,当把中间的那些心理动力的束缚和锁链拿掉以后,她回到的不是一个“我什么都会了,什么都健康了”的状态,她回到的是一个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知道的状态。而在这个什么都不知道的状态里,她只能够慢慢地、自然地发展。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人自然而然的发展就是这三个层次。第一层就是用认知行为直接试图去适应社会,如果你适应不了,那就不得不去碰中间的那层动力——是什么东西驱使你适应不了?比如说一个人有拖延症,他就是想工作,但是他拖延,如果通过劝自己,他能工作得好,那就行了。如果这个拖延症使他不能工作,那么他就不得不在心理动力一层往他拖延的动机去看。如果这个拖延过去以后,他发现自己的拖延症是对前面的全盘否定,也就是他不想干,那么他就会落到第三层,就是他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这个就是人本,就是他本来的状态。   

我们有时候对人本有一种比较虚的印象,我碰到的人本咨询师也大多是这样的,他们比较恪守一种不干预、宽容的原则,好像就是什么都不做,但他们是不是强行要求自己不做呢?我看到的人本咨询师并不是要求自己不做,事实上他们自己也不会做。因为真正的人本需要理解整个过程,理解到当你把一些东西放下以后,你会触到一个原点,而这个原点、这个状态,你只能够经历,而不能去改变,不能去压制。   

所以真正的人本,是你理解这个状态,然后其实你什么都可以做。从人本出发的话,这三个分野其实是融合在一起的。在人本的理解上,你可以对来访者的任何事情发表看法。而且当一个人处于一种重新开始摸索的状态时,ta自己的心理感受就像一个小孩子刚刚开始学走路,了解到这些情绪,然后大人告诉ta,这些是什么感受。这是可以说的,这种“说”是来自一个咨询师对情绪的基本了解和敏感度。然后当这个孩子继续往外探索,探索到怎样去工作,怎样去跟人接触,这个在认知行为层面也是可以随意去讨论的。   

所以,从人本的角度理解,心理动力和行为层面都是可以一贯而至去探讨的,只是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就是咨询师给ta的这些东西都是一种随机的东西,并不是咨询师给了ta东西,变化马上就会发生,咨询师给的所有东西都是在ta自然成长的过程中,慢慢融合进去的。